报志愿
    6月25日晚上不到10点,班主任就将孩子高考成绩通知到了我们。604分,超出一分控制线81分!这个成绩已经超出了我的预估,当下全家人都很兴奋。接下来,就是如何给孩子报志愿了。考试考学生,报志愿考家长!我倍感责任重大,我还在QQ说说上写了一句“该我上了!”。就是想着怎么给孩子选择一个光明灿烂的人生未来。可是,只看分数还不行,更重要的要看孩子在全省的排位情况。凌晨两三点时,海丽的大姐在微信上给传来河南省的一分一段表,看到后就没有那么兴奋了,因为今年河南高考的高分真的太多了,孩子这个分数排在全省13116位次段。而在去年,604分要在9571名。如果从位次上折合,今年的分数相当于去年的594分。根据孩子今年的成绩,结合在全省的排名情况,我开始清醒地认识到孩子的分数并不突出,985的学校恐怕只能走偏远的以及分校区,在211学校中,也只能走个中等以下的。如此以来,许多名校只能是可望不可及了。问题不在这,最纠结的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
    先考虑提前批,军队院校和国防生,专业好、花钱少,毕业直接当军官!多好的前景呀!孩子的身体也完全合格,但是孩子却不积极,直到最后一天,在我的鼓动下,孩子才有所动。当天我们就到武装部、派出所等部门办好了政审手续。但是在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刻,孩子还是没报,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想过个“正常的大学生活”。唉,那就算了吧!毕竟我不能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
    选学校还是选专业?孩子心中有想法是去学法学。这一点,以至于在自主招生他只能报中国政法大学,但是孩子是理科生,并无作文竞赛以及社会活动方面的业绩,因此在法大的资格审查时就没能入围。相反,他的一个化学竞赛省区一等奖也没有用上。如果是报理工科的学校的自主招生,当是机会多的多。现在仍然要面临这种情况,政法类院校呈现高低两极分化,少有中间档。一流大学如人大法学院、北大法学院想都不敢想,中国政法往年录取要在省排名5000名左右以内,就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也要在10000名左右以内。显然,冲是冲不上的。接下来的学校,比如吉林大学、东北大学是985院校,孩子今年的成绩可以冲一冲这些学校,但是对于这样学校的法学专业就很难了。再下来,就是华东政法和西南政法两所业内较好的政法类学校,但是这两所学校均非211学校,在全国高校综合排名相对靠后,往年录取位次都甩到23000以后了。孩子上这两个学校,感觉有点“亏”。还有郑州大学,是河南省内唯一的一所211学校,今年法学招104人,往年录取位次在21000名左右,上这个学校是妥妥的。但是,郑大的法学院实力还是不如西政与华政。
     因此,孩子一心想上法学院,就造成这个一个局面,好的冲不上,能上的心不甘。还有小的纠结,就是比如究竟是西政好还是华政好,一个是老牌法学院校教学实力强,一个是地理位于上海,综合前景好。这两个学校往年在河南招生的分数线基本是平行的,也就是说报志愿时把哪个学校放在前面,就会被哪个学校录走。华政还是西政?最后,选择了华政。
    孩子一门心思想学法律,可是我和海丽却很纠结。都知道长期以来,法学专业是就业率低的专业。而且将来法学专业的毕业前景如何???孩子想学法律,一定是与我有关。我是律师,我整天提到的工作上的事,他也从小接触到法律方面的支零破碎的信息。孩子毕竟不了解这个社会,有哪个行业和专业,只是对法律行业的人接触一些。做为我来讲,也许是因为干哪行烦哪行的原因,我不是很赞成孩子也去学法律,我倒觉得做个工程师专心做些专业技术,或者当医生或者老师都挺好,生活稳定。可是,又都说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但是孩子思想不成熟,在面临着人生第一次最关键的选择时,做为父母没有当好参谋没有做好指导,如果将来孩子不顺利,自己将内疚终生!!!!
    一直到了7月7日中午,学校班主任发短信催促学生们赶快把志愿情况上报,汇总一起分析。但是我家的志愿还是没有确定。时间不能再等,只得先报吧。目前的结果是6个志愿报不全,而且无所谓梯度。志愿再多,最终录取就那一个学校了……。志愿发给老师后,老师给孩子打来电话,说志愿报的不太合理。首先,明知中国政法不可能冲的上,就不要再报占用志愿名额。其次,建议孩子冲一冲985学校。还有,就是梯度太大。我听到之后笑了,因为老师看到的还不是我们真正报的,因为给老师发去的志愿表中间还加了一所上海大学做为中间层。事实上,我们在报的时侯,是从西安电子科技直接到了华东政法。
    中午回到家中,也不是很踏实,于是就决定晚上还是一起去孩子他姨家再商量一下。到了大姐家,杨波哥先是给孩子出了几道测试题,是在分析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以及创造力的小测试。孩子做了,杨波哥分析说王成适合于做些研究创造性的工作,并不是很适合法律。还是劝我们要冷静考虑,孩子毕竟现在所经验的事情太少,所做出的选择不是很理性,我们要进行指导,但最终还是要尊重孩子的意见。
    回到家中,海丽的一句话也点醒了我。海丽说孩子适合的还是理科,我们可以报所较好的理工科学校,让孩子再选择辅修法律,这样两不误。于是我就又开始找学校,最终挑了一所东北大学,然后再把上海大学加上。这两所学校真的能上其中一所,孩子也不遗憾。已是凌晨一点半,我和孩子打开电脑,登录报名系统,把志愿进行了修改。
    可是,我还是希望结果能如孩子所愿!
 

三门峡律师|三门峡律师网:河南蓝剑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10207368号-1
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商务中心区明珠大厦12楼 邮政编码:472000  电话:0398-36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