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31 8:25:55 作者:周青梅 来源:本站 浏览量:1144 【字体:
大 中 小】
千古的感动
读杜甫写给李白的诗歌,心底有种大悲凉感涌起,杜甫对李白为李白的一生的寂寞而徘徊低首。他珍惜、理解李白之深,就李白而言也未必如此了解自己,如此珍惜自己!而世人对李白这位伟大诗人的了解有幸凭借另一位在文学史上以人格著称的伟大诗人杜甫之笔才更为深刻,也更为感人。
杜甫《不见》:“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别人以为李白狂傲,不近人情,杜甫感触这种狂傲是很深的悲哀,是天才不被理解的寂寞。
杜甫对李白总有着惦念,对李白有着不放心,深挚的情谊表露为“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秋末天凉,李白何处飘零?杜甫深深感慨“文章憎命达”,文人的坎坷,成就了文章,李白一生的遭遇可以总结为此。
杜甫又做《梦李白》,其一:“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侧,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关山青,魂返关塞黑,君既在罗网,何以有羽翼?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杜甫写完此首诗歌大概是在梦醒之后,梦中遇到李白,梦醒之后想到李白此刻被流放,岁月易晚,恐无再相见之日,李白在文艺上恒古的成就杜甫感觉到了,此时他写下《梦李白》之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杜甫诗歌写的凄凉至极,李白生前的寂寞,身后的名声,他都感觉到了。当初的分别是死别吞声,“魂来关山青,魂返关塞黑”,李白所受到的磨难,如此珍贵的友情或可弥补些吧?“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李白的寂寞神情,杜甫同有感受,或者,这也是杜甫的写照?
很多人欣赏李白的潇洒:“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而这句对李白性格精彩的描写还是出自杜甫之手。
感到微微遗憾的是,李白没有给予杜甫同样的回应,或者是性格使然,我们无从得知……